<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硖门畲族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硖门畲族乡2021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的通知

        来源:硖门畲族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1-04-02 09:23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各村(社区)委会、乡直各单位:

        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硖门畲族乡2021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硖门畲族乡硖门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

        1、《硖门畲族乡2021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2、硖门畲族乡硖门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硖门畲族乡人民政府    

                                                                   202142

         

        硖门畲族2021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一、前言

        (一)为有效防治、减轻我乡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根据国家《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及国土资发(1998)15号文《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附件一的要求以及《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地质灾害防治规划》、《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安排,结合硖门畲族2020年地质灾害调查、复核与区划的实际资料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所称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突发性灾害。   

        (三)本预案制订和实施的基本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并协调一致的原则。

        2、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避让(移民搬迁与紧急疏散)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3、专业队伍科学技术指导与当地群众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相结合的原则。

        4、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本乡有关部门应按照防灾预案要求,快速、有序、科学地实施境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高防治地质灾害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概况

        (一)自然地理

        硖门畲族乡成立于1993年10月,是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的少数民族乡,地处福鼎南部沿海,与霞浦县接壤;背靠国家重点名胜旅游风景区太姥山,县道973线、福宁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穿境而过,柏洋高速互通口、硖门隧道建成通车,是通往中国十大美岛嵛山岛的最佳通道。全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户数4950户,总人口2.2万人,其中畲、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占25%沿海村有硖门、井、青湾、斗门头、青屿头等五个,山区村有柏洋、东稼、瑞云、秦石等四个,乡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业和海水养殖业。

        (二)气候

        1、总趋势

         预计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2020/2021年冬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少,极端最低气温略低,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2021年早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可能出现冬春连旱,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雨季气温偏高,降水略少,但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旱涝急转;夏季温高雨多,≥35℃高温日数正常,极端最高气温正常;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秋寒比常年略迟;2021年登陆或影响我市的台风个数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市。

        2、气温

        1.冬季(12~2月):预计平均气温偏低0.1~1.0℃,其中12月偏高0.1~1.0℃,1月和2月偏低0.1~1.0℃。季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相对偏冷时段出现在:12月9~14日、12月28~1月3日、1月9~18日、1月30~2月4日和2月16~23日。预计极端最低气温高海拔山区可低至-7.0~-5.0℃,局部低于-7.0℃。

        2.早春季(3~4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0.1~1.0℃。3月下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不利于春播,但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

        3.雨季(56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0.5~1.0℃,出现五月寒”的可能性较小。

        4.夏季(7~9月):预计夏季平均气温偏高0.1~1.0℃;≥35℃高温日数正常;极端最高气温正常,沿海县市35.5~37.5℃,局部高于38℃。

        5.秋季(10~11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0.5~1.0℃。

            3、降雨

        预计2021年总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成,市区雨量在1400mm~1600mm,各乡镇雨量在1300mm~2100mm。

        1.冬季(12~2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2~5成;月份分布大致是:12月偏少2~5成和1月偏少3~5成、2月偏少2~3成。

        2.早春季(3~4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3成。

        3.雨季(56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

        4.夏季(7~9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多2~3成。

        5.秋季(10~11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3成。

        4、台风

        预计2021年登陆或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总数4~6个,较常年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市,夏季有1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

        5、主要气象灾害预测及防御建议

        1.春播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3月下旬将出现阶段性不利于春播的低温过程,注意防范。

        2.预计今冬明春降水仍偏少,发生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需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早做好抗旱准备工作。雨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旱涝急转。

        3.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夏季有1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

        (三)地形地貌

        硖门畲族乡地貌类型处滨海丘陵——低山地貌,总体呈西高东低地形,乡内河流由西部往东部方向流去,汇入东海。

        (四)地质概况

        硖门畲族乡境内出露的地层,东南部主要为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上组上段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下段砂砾岩、粉砂岩夹凝灰岩;下组上段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凝灰熔岩夹凝灰岩,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砂砾岩夹安山岩。境内侵入岩为燕山晚期岩体,岩性为细粒花岗岩。西北部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小溪组上段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凝灰熔岩、流纹岩;下段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细砂岩,南园组第三段英安—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凝灰岩、英安岩、安山岩;第二段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岩夹凝灰岩。据中国地震基本裂度区划,本区的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区。

        境内分布最广的土体主要为残坡积形成的粘土、粘性土,由于该岩体结构松散,在强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地下水和人为开挖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易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粘土、粘性土层是区内地质灾害主要致灾体。

        区内地下水较发育,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层及强风化岩层中,以孔隙水为主,次之为裂隙水,补给来源多为大气降水及其周边含水层的侧向补给。

            三、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全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隐患点分布于4个行政村。主要为人为因素,削坡建房,使房后形成高陡边坡,这些边坡存在潜在的滑坡及崩塌,其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发展趋势也不稳定。内地质灾害为暴雨诱发所致。

        调查结果表明,本乡存在的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是威胁着坡脚居住居民的安全。地质灾害给硖门畲族乡人民带来威胁,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潜在危害。

        本乡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面积广,主要分布于本乡的丘陵区。其中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居民点的房前屋后特别是残坡积厚度大、人工边坡坡度陡,坡面及坡顶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段可能遭受新的地质灾害危害,是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

            四、2021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2021年气象预测

        根据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气象台预测,2021年我市降雨、台风趋势如下:预计2021年全年总降水较往年偏少。其中冬季(12月到2月)降水量预计总降水量偏少25春季(3月到4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多1~3成;雨季(5~6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夏季(7~9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多23成;秋季(10~11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3成。

        预计2021年登陆或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总数46个,较常年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市,夏季有1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

        (二)重点防范期

        基于我市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受到降雨的影响,根据今年的气候趋势,本年度5—10月份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受雨季影响,雨水偏多,极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今年台风预计较常年略多但强度偏强,可能有早台风影响。

        五、2021年防灾工作部署

           (一)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建立完善的群专结合和群测群防的预报网络体系,以硖门畲族乡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任务落实到本乡各有关部门及村基层单位,明确具体监测人或监督单位责任人,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当发现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应及时上报市政府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并建议上级政府委托专业技术队伍实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硖门畲族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见下表

        硖门畲族乡主要地灾点网络一览表

           

        监测人

            

        责任人

        电     话

        硖门畲族乡硖门村罗二自然村程庆注崩塌

        王永山

        135******59

        王乐开

        139******32

        硖门畲族乡主要高陡边坡网络一览表

           

        监测人

            

        责任人

        电     话

        硖门畲族乡硖门村福长自然村郑大妹等房后

        王永山

        135******59

        王乐开

        139******32

        硖门畲族乡青湾村赤屿自然村吴思仙等房后

        周凯凯

        188******23

        巫开琳

        139******67

        硖门畲族乡瑞云村后尾坑章国龙等房后

        陈美金

        130******58

        钟进灏

        138******29

        硖门畲族乡东稼村西垅里自然村黄多孟等房后

        黄多镇

        139******33

        王道钰

        150******52

        硖门畲族乡东稼村柳家山自然村潘志和等房后

        黄多镇

        139******33

        王道钰

        150******52

          (二)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各村委会要结合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等级做好安排,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特别是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的巡查,巡查密度应根据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分别对待。当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级时,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当预警等级为级时,每天至少巡查二次;当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级时,每天至少巡查三次(早、中、晚)以上。

        巡查内容为:边坡是否出现开裂或发生小规模滑塌;是否坡脚泉水成群成带分布,泉水混浊;井水水位是否发生突变;位于沟口居民是否已安全撤离避灾等。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向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三)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

        各村委会要对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和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村委会主任和企业负责人以及受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威胁的群众,要将市自然资源局制订的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填制发放到防灾监测负责单位、负责人,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四)落实监测对象和监测方案:

        1、监测对象

        本预案确定的1处地灾点崩塌、5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为监测对象。

        2、监测方法

        各灾点监测工作应在市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开展简易监测工作,各村应设立监测组,选派有一定文化的村民担任监测组成员。针对本乡地质灾害规模小、点多面广的特点,可采用设桩观测、设片观测、设尺观测、井水、泉水观测等简易方法对滑坡位移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见简易监测示意图2)。

        简易监测方法常用的有定期目视检查和安装简易监测设施二种。

        安装简易监测设施要求设立在被监测地质灾害点地表变形敏感部位,监测点应分别选在滑坡后缘、中部和前缘主裂缝两侧进行布设。

         
           

         

        3、监测工具和监测周期

        简易监测一般采用钢卷尺,皮尺等。

        监测次数和间隔时间,正常时段,每月观测一次,时间统一规定在每月10日;汛期(每年4-9月),每10天监测一次(每月三次,时间统一在每月10日、20日、30日三天)。如发现监测地灾点有异常变化(如变形加速)或在暴雨期间(一日间降雨量达50㎜以上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如每天一次,甚至一天数次)。

        4、监测成果分析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所有监测记录,均需按照市自然资源局统一制定的表格,认真填写记录。规定每月25日前上报市地质灾害防灾办监测组。若监测数据出现重大异常或暴雨天气时,须及时将监测数据上报市防灾办监测组,以便监测组及时整理,为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及时总结上报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监测预报及临灾预报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临灾预报,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在于预报灾情。地质灾害临灾预报是指几天内即要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为确保地质灾害临灾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预报效益,当村民群众,村灾点监测人或乡监测组人员发现监测点异常情况、灾害前兆和险情时,由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调查落实,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综合以往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提出监测预报,并立即通过电话或传真将监测预报结果上报市自然资源局,由市自然资源局研究确定后向市政府汇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人民政府通过电话、电视、广播和书面形式向灾区发出临灾预报,并通知灾区群众进入应急状态。

           (六)临灾应急措施

        市政府发布临灾预报后,即宣布灾区进入临灾应急期,由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启动临灾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并开展工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应急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同时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临灾有关情况。

        应及排险工程措施主要有:在地质灾害危险点外围设置截排水沟、采用粘土夯填地裂缝、灾体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等防止地表水入渗措施,减缓地质灾害发展;在滑坡体前缘堆砌砂土包以阻止滑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削除或部分削除危险性地质体等以减弱致灾体动力源。

        六、部门职责

        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对本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负总责,领导全乡各部门及干部职工开展本乡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负责组织干部检查监督本乡范围内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到位情况;临灾地质灾害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执行情况;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险;组织人力动员临灾受威胁群众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组织人员转移。组织群众进行临灾转移演练。

        自然资源所职责:负责本乡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发放;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以及房前屋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技术指导,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统计及初步监测预报,临灾应急排险措施技术指导;发现重要地质灾害时向上级作灾情报告。参与临灾抢险救灾和动员群众转移。

        武部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动员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向安全地带疏散转移,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派出所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组织公安干警保障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群众转移期间的社会治安稳定。

        乡中学负责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各中小学周围地质灾害巡查。临灾状态下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就学问题。

        公路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巡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应及时设置警戒标志,划定警戒范围,采取应急除险措施并上报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上级公路部门。

        水利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水库库岸和库坝巡查,防止发生塌岸必溃坝而引发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发现隐患及时上报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上级水利部门。

        乡卫生院做好灾害发生后的人员救治工作。

        各村委会负责组织人员开展汛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和预报以及房前屋后地质灾害易发区巡查,坚持群策群防,任务到点到人;负责组织辖区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威胁居民人员及财产按村地质灾害防御方案转移。

        七、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硖门畲族硖门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一、基本情况

        硖门村位于硖门畲族乡集镇所在地,该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47.8mm (依据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1990—2007年资料),日最大降雨量为322 mm。目前该村存在地质灾害点1处,分布于罗二自然村,威胁13户居民,59人的安全。

          二、地质灾害类型和影响情况

         硖门畲族硖门村境内的居民房屋多数依山而建,部分村民削坡建房,斜坡开挖破坏原有斜坡的稳定性。目前该村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这些灾害点成因多数为大气降水使表层松散土体沿基岩接触面下滑,崩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目前该村存在地质灾害点及其影响情况列表如下:

        硖门畲族硖门村地质灾害点一览表

        序号

        地质灾害点名称

        危 害 性(威胁户/人)

        转移场所

        备注

        1

        硖门畲族硖门罗二自然村程庆注等屋后边坡

        13户/59

        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第十一中学避灾点

        崩塌

            鉴于以上的地质灾害点直接危害居住在下方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求受威胁居民在汛期应按相应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并积极配合有关应急预案的实施。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乡村各有关部门责任人应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转移避让工作。根据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乡成立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主席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武装部、自然资源所、财政所、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电力部门及村两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乡自然资源所,处理日常工作。

          (1)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作为本乡硖门罗二自然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的非常设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群众转移的有关工作,配合省、市做好硖门罗二自然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的相关工作,根据需要调集抢险的应急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应的设施设备。

        2)办公室:由自然资源所所长任主任,负责硖门罗二自然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的日常工作;

        3)武装部负责组织预备役民兵参加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人员财产转移和参加抢险救灾;

        4)派出所负责派出人员驻守现场,维护社会治安,处置突发事件,稳定社会秩序;

        5)财政所负责组织和筹集防灾抢险的所需资金;

        6)电信部门负责保障通讯畅通;

        7)电力部门负责及时撤除灾区范围内的供电设施,同时保证转移灾民点的正常供电;

        8)民政办负责灾情的调查、统计、上报工作,并及时救济灾民;

          (9)硖门村两委负责组织人员24小时监测地质灾害点,及时准确预报灾情,同时做好灾害区内财产转移及灾民安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由弱到强依次分为个等级。

          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

          三级:注意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级:预警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

          级:警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我乡在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后,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有关单位和硖门村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乡各有关单位和硖门村两委、村(居)民应对照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级时,硖门村两委也应按照乡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泥石流山沟及沟口低洼地带的巡查、监测,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及时上报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并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三级时,乡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将根据雨情做好值班工作,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村防灾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加密巡查;隐患点的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乡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加密监测、巡查和防范;我乡将密切注视地质灾害险情发展状况,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及时组织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级时,乡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将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救灾准备工作;乡人民政府将立即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避让转移,村两委应同时组织人员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对其它区域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危急情况下可一并组织受威胁群众实行转移避让,同时派出应急小分队和包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达到级以上时,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及时将有关信息通知硖门村,由村委会组织预警员鸣锣示警,并组织受灾户往滑坡、崩塌体及泥石流沟谷的两侧撤离转移,且暂时住进临时安置场所或其他未受威胁的群众家中。

          五、群众安全转移

        1、信息运行:依据本乡地质灾害防灾抗灾网络图,由领导小组组长依据上级有关防灾抗灾布置要求,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有关工作,由分管副组长依据网络立即通知各片区分管领导、各负责人、各村责任人在接到信息后马上通知本村的具体灾害点受威胁住户居民。在防灾抗灾中,各村要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汇报情况,以便乡政府统一协调指挥。

        2、安全转移信号

        1)警戒险情:由各村负责人和包片的干部按照表1所列出的灾害点,通知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做好转移准备。

        2)危险险情:除完成上述规定外,采用敲锣、广播等进行传播,通知危险区内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

        3、转移路线及注意事项

        1)根据本村的不同情况,由各灾害点逐个按预先拟定的安置地点进行转移,其中包括疏散路线(具体详见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2)乡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负责人应熟悉安全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深入受灾户,组织转移到拟定的安全地带(安置地点),并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安全转移顺利进行。

        3)组织转移的基本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妇人员,后一般人员。

        4)村委要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协助受灾点群众安全转移,重点做好安全工作和协助抗灾救灾。

        5)在转移预案实施后,村民在安置场所暂停期间,由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转移安置组负责提供生活保障,卫生救护组进行医疗防疫,治安保卫组负责灾民安置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

        4、其它

        群众转移避让期间,乡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将积极做好转移避让群众的安置等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已转移群众擅自回迁;台风和强降雨过后,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并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库。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防灾责任制

        以人为本,实行行政“一把手”领导下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明确职责,层层签订防灾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点、责任到人。

        乡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相应成立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治安保卫组。各小组相应职责如下:

        抢险组:由武装部预备役民兵组成,承担应急抢险求助工作。

        转移安置组:由民政办负责及时安置灾民,掌握灾民动态,组织调动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

          卫生救护组:由卫生院及各村医疗所等单位组成,由卫生院院长任组长,负责灾区抢险伤病员,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工作。

          治安保卫组:由派出所所长任组长,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灾抢险正常秩序。

          村两委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日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转移路线及安全避险地点明确。

        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及监测人员要做到巡查监测位置清楚,巡查监测方法正确,巡查监测结果可靠;及时报告灾情险情和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村两委组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工作。

          (二)做好村民防灾的宣传工作

        1、向村民认真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beat365网页登录_365bet官网备用网站_365betvip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法律法规,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提高对防灾抗灾重要性的认识和法律意识。

          2、进一步落实中央组织部、自然资源部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向广大村民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广大村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警示牌,在警示牌中明确告知村民报警信号、报警方式、疏散路线、转移地点等。
          (三)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报

        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把监测预报放在整个防灾的首位,切实把住第一道防线。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人类工程建设和经济活动诱发的因素外,还有地质条件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往往因强降雨及地表水的渗入残坡积层所致。因此,在汛期内,硖门村委会要加大汛期的监测力度,坚持群策群防,任务到点到人,对辖区内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地段加强监测预报工作。乡自然资源所根据地面变形、房屋墙体裂缝的情况,准确选定监测点,由硖门村委会派专人进行监测工作,晴天5天1监测,雨天1天监测1至2次,连续强降雨应加密到数小时监测1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如发现变形加剧、裂缝急剧扩大的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报乡政府现场救灾指挥部,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凡发现房屋四周出现横向纵向放射状裂缝、裂缝不断加长加宽、墙体不断出现新裂缝、并加长加宽、墙体倾斜、岩石崩落、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等现象时,有可能出现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人员应当马上撤离,以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发现沟谷突然断流、上游有轰鸣声等现象时,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沟口两侧居民应当马上撤离,以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七、警报解除回迁工作应注意事项

          台风和强降雨过后,乡人民政府和村两委应组织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区巡查,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并严密监视地质灾害点的发展动态,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灾害等有关信息。 

        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